中美電影節年度最佳中國紀錄片陳家泠由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和美國電影協會全程支持,美國鷹龍傳媒集團主辦的第11屆中美電影節,于洛杉磯當地時間11月3日晚在洛杉磯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里卡多劇院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來自中國的影片《港囧》《智取威虎山》《觸不可及》《煎餅俠》《陳家泠》等入圍主競賽單元,角逐金天使獎。經麥克.麥德沃、安德烈.摩根等奧斯卡評委的投票表決,由上影集團出品、著名導演賈樟柯監制的彩色寬銀幕紀錄片《陳家泠》榮獲年度最佳中國紀錄片獎,這也是自2010年以來,上海第一部電影紀錄片獲得高規格的國際影展大獎。由上影集團出品的《觸不可及》獲得金天使獎繼2014年10月在第9屆羅馬國際電影節“榮譽放映”并轟動意大利之后,《陳家泠》還于上月25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的第二屆中澳電影節上獲得最佳紀錄片獎。這部電影紀錄片由上影集團青年導演葉田、來自70年前的拷問,顧宇高聯合執導彩色寬銀幕紀錄片《陳家泠》真實記錄了“新海派繪畫三劍客”之一的當代海派藝術大師陳家泠,在“三山五岳四圣地”等名山大川寫生采風、艱苦創作的過程,生動地展現了一代杰出的中國畫藝術家為藝術、為夢想奮斗的精彩人生。影片通過陳家泠這一個案對當代中國畫藝術作了深入的詮釋,使得中國畫所承載的中華民族文化與電影語言完美結合。去年10月在意大利羅馬,羅馬國際電影節主席馬克?穆勒向滿場的意大利觀眾自豪地說:“對于不同風格的中國電影,尤其是紀錄片,我期待很久了,意大利人真的很喜歡中國文化藝術。” 今年是中國電影誕生110周年,上海曾經是東西方電影人最喜歡的紀錄片拍攝地之一。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年代,上海電影人拍攝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電影紀錄片,其中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上海先后拍攝了《任伯年的畫》、《徐悲鴻》、《潘天壽》、《劉海粟》等藝術大師的電影紀錄片,一大批中外觀眾通過銀幕感受到了中國繪畫藝術大師魅力。進入21世紀,新一代的海派藝術大師再次成為電影紀錄片的焦點,歷經三年拍攝制作的《陳家泠》,則是第一部立體聲的彩色寬銀幕大型紀錄片。著名導演賈樟柯正是在2010年為上海世博會所拍攝彩色寬銀幕紀錄片《海上傳奇》時,發現了上海這座城市充滿著故事,其中就包括像陳家泠這樣的新海派藝術大師陳家泠是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出生于危難深重的1937年的杭州,歷經抗日戰爭、國內解放戰爭和“文革”的歷史磨難,終于迎來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陳家泠早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受到潘天壽、陸儼少、唐云等藝術大師的熏陶,期間打下了扎實的中國畫功底。在20世紀80年代,陳家泠確立了清雅、簡遠、圖式鮮明的“泠”風格,他的中國畫作品極富傳統的功力,又很有現代意味,散發出強烈的人性溫暖,深深地打動了世界各國的藝術家、收藏家和美術愛好者。陳家泠的作品是改革開放以后最早被東南亞乃至歐美收藏家所重視的,美國學者瓊?勒博爾德?庫恩在他所著的《新中國繪畫(1949 1986)》專著中不僅論述了陳家泠的創作,而且選用了陳家泠的作品《霞光》用做封面。中國網絡視頻行業發展研究報告,今年9月2日,在釣魚臺國賓館紀念抗戰70周年的國宴上,各國領導人的席卡和菜單,選用了陳家泠的作品“和美”創作中的陳家泠陳家泠不僅是新海派最具代表性的中國畫家、執教55年的美術教育家、東西方藝術家交流活躍的使者,而且是一位慈善藝術家,“陳家泠佛教藝術館”也于去年在中國著名的上海玉佛寺啟動籌建。陳家泠的藝術生涯創下了繪畫藝術跨界的無數個第一,他的藝術還包括新海派的陶瓷。由陳家泠創立并主持的“泠窯”已成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陳家泠設計并原創圖式的家具以及絲綢服裝已經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并收藏第11屆中美電影節據悉,彩色寬銀幕紀錄片《陳家泠》已入圍即將開幕的第35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為向全世界宣傳推廣海派文化,作為2015年“文化走出去”項目,由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陳家泠藝術作品展》也將在夏威夷時尚地標“OHA中心”開幕,展覽精選了陳家泠先生的水墨畫作品及部分“泠家具”和“泠時裝”由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和美國電影協會全程支持,美國鷹龍傳媒集團主辦的第11屆中美電影節,于洛杉磯當地時間11月3日晚在洛杉磯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里卡多劇院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來自中國的影片《港囧》《智取威虎山》《觸不可及》《煎餅俠》《陳家泠》等入圍主競賽單元,角逐金天使獎。經麥克.麥德沃、安德烈.摩根等奧斯卡評委的投票表決,影視視頻制作由上影集團出品、著名導演賈樟柯監制的彩色寬銀幕紀錄片《陳家泠》榮獲年度最佳中國紀錄片獎,這也是自2010年以來,上海第一部電影紀錄片獲得高規格的國際影展大獎。由上影集團出品的《觸不可及》獲得金天使獎繼2014年10月在第9屆羅馬國際電影節“榮譽放映”并轟動意大利之后,《陳家泠》還于上月25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的第二屆中澳電影節上獲得最佳紀錄片獎。這部電影紀錄片由上影集團青年導演葉田、顧宇高聯合執導彩色寬銀幕紀錄片《陳家泠》真實記錄了“新海派繪畫三劍客”之一的當代海派藝術大師陳家泠,在“三山五岳四圣地”等名山大川寫生采風、艱苦創作的過程,國家濕地公園發展案例分析一生動地展現了一代杰出的中國畫藝術家為藝術、為夢想奮斗的精彩人生。影片通過陳家泠這一個案對當代中國畫藝術作了深入的詮釋,使得中國畫所承載的中華民族文化與電影語言完美結合。去年10月在意大利羅馬,羅馬國際電影節主席馬克?穆勒向滿場的意大利觀眾自豪地說:“對于不同風格的中國電影,尤其是紀錄片,我期待很久了,意大利人真的很喜歡中國文化藝術。” 今年是中國電影誕生110周年,上海曾經是東西方電影人最喜歡的紀錄片拍攝地之一。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年代,上海電影人拍攝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電影紀錄片,其中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上海先后拍攝了《任伯年的畫》、《徐悲鴻》、影視視頻制作《潘天壽》、《劉海粟》等藝術大師的電影紀錄片,一大批中外觀眾通過銀幕感受到了中國繪畫藝術大師魅力。進入21世紀,新一代的海派藝術大師再次成為電影紀錄片的焦點,歷經三年拍攝制作的《陳家泠》,則是第一部立體聲的彩色寬銀幕大型紀錄片。著名導演賈樟柯正是在2010年為上海世博會所拍攝彩色寬銀幕紀錄片《海上傳奇》時,發現了上海這座城市充滿著故事,其中就包括像陳家泠這樣的新海派藝術大師陳家泠是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出生于危難深重的1937年的杭州,歷經抗日戰爭、國內解放戰爭和“文革”的歷史磨難,終于迎來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陳家泠早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受到潘天壽、陸儼少、唐云等藝術大師的熏陶,期間打下了扎實的中國畫功底。在20世紀80年代,陳家泠確立了清雅、簡遠、圖式鮮明的“泠”風格,他的中國畫作品極富傳統的功力,又很有現代意味,散發出強烈的人性溫暖,深深地打動了世界各國的藝術家、收藏家和美術愛好者。陳家泠的作品是改革開放以后最早被東南亞乃至歐美收藏家所重視的,美國學者瓊?勒博爾德?庫恩在他所著的《新中國繪畫(1949 1986)》專著中不僅論述了陳家泠的創作,而且選用了陳家泠的作品《霞光》用做封面。今年9月2日,在釣魚臺國賓館紀念抗戰70周年的國宴上,各國領導人的席卡和菜單,影視視頻制作選用了陳家泠的作品“和美”創作中的陳家泠陳家泠不僅是新海派最具代表性的中國畫家、執教55年的美術教育家、東西方藝術家交流活躍的使者,而且是一位慈善藝術家,“陳家泠佛教藝術館”也于去年在中國著名的上海玉佛寺啟動籌建。陳家泠的藝術生涯創下了繪畫藝術跨界的無數個第一,他的藝術還包括新海派的陶瓷。由陳家泠創立并主持的“泠窯”已成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由陳家泠設計并原創圖式的家具以及絲綢服裝已經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并收藏第11屆中美電影節據悉,彩色寬銀幕紀錄片《陳家泠》已入圍即將開幕的第35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為向全世界宣傳推廣海派文化,作為2015年“文化走出去”項目,政府宣傳片—“東莞虎門港東莞虎門港碼頭宣傳片-影視視頻制作。由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陳家泠藝術作品展》也將在夏威夷時尚地標“OHA中心”開幕,展覽精選了陳家泠先生的水墨畫作品及部分“泠家具”和“泠時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