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正逐步完善教育部為發展涉農職業教育實施了哪些舉措?如何改變部分地區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職校“一頭熱”窘況呢?今天下午,教育部職成司司長葛道凱做客教育部新聞辦微博“微言教育”,勃蘭登堡現核材料引大規模疏散。就公眾普遍關心的職業教育公平、改革、質量有關問題,與網友互動交流,答疑解惑網友“S博士話養生”:現在農村其實特別需要職業教育,不知道教育部在這方面有沒有什么措施? 葛道凱:一直在努力。一是對中職涉農專業實施免學費和補生活費政策全覆蓋;二是探索通過農學結合、彈性學制等方式培養新型職業農民;三是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成教示范縣;四是建設現代農村職教改革發展試驗區;五是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口支援此外,國家資助政策受益面不斷擴大。中職免學費覆蓋近90%學生,助學金覆蓋近40%學生,標準從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高職獎學金覆蓋近30%的學生,助學金覆蓋25%以上的學生,助學貸款標準從6000元提高到8000元網友“凌波漫步看世界”:有哪些途徑可以繼續接受高等教育并獲得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和學位證書,能否在網上進行查詢? 葛道凱:你可以通過普通高考繼續學習。此外還可以參加成人高等教育學習,通過網絡教育進行學習,通過注冊入學的開放大學學習,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產品宣傳片—“金橋國際” 企業宣傳片制作-金橋國際。上述形式達到相應要求的,都可獲得畢業證、學位證,學信網可查詢讀高職也可助你獲得精彩人生。我國高職內涵建設成果令人矚目網友“小桃氣就是我”:職業教育都在提校企合作,但感覺企業積極性不高,怎么改變校企合作“一頭熱”呢? 葛道凱: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正逐步完善。近年來開展了60余次產教對話,出臺5個行業職教專項政策。組建了59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影視視頻制作成立校企合作聯盟,建設職教集團。開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為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國務院《決定》提出,要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我們正在研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有關激勵政策,健全政府補貼、購買服務、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行業企業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教網友“龐大藏獒”:現在教育部出臺了中職學生的學籍電子注冊辦法,如果原來讀過中等職業學校,但是中間棄學工作了,現在想再回學校學習,請問可以嗎? 葛道凱:完全沒有問題。中職教育已建立全國統一學籍管理系統,實現學籍“一人一號,終身不變”。如果原學校還保留你的學籍,可申請回校就讀;如果學籍已注銷,你可重新選擇職業學校入學就讀,符合條件的還能享受國家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網友“石頭你是哪一顆”:現在有國家開放大學,好像北京、上海幾個地方也有地方開放大學,開放大學都做了哪些事情? 葛道凱:據了解,一是建設在線教育平臺和支持服務體系,免費向社會開放上萬門微課程,并開展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二是成立一批行業學院,與行業企業開展合作辦學。三是建設學分銀行,面向學習者開展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試點工作等開放大學作為全民終身學習的重要載體之一,與其他載體一同推動了全民終身學習穩步推進。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意見;2014年,900余個城市舉辦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涌現出一批百姓學習之星和終身學習服務品牌;建成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區、示范區180個,省級實驗區近500個網友“llong7627”:畢業生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中職畢業生就業情況怎么樣? 葛道凱:特別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中職每年畢業600萬名左右,就業率已連續9年保持在95%以上,在城鎮就業的超過90%,一二三產就業比例分別為12%、33%、55%,加工制造和交通運輸類專業就業最火。繼續升學的超過15%,發展空間廣闊。就業質量也不斷提高。中職畢業生就業月平均起薪、社會保險、就業穩定性等逐年提高。Captain帶你飛航拍鏡頭語言之逆光的魅力,很多畢業生在較短時間內成為企業骨干,很多貧困家庭因此脫貧致富。中職學生就業有崗位、升學有途徑、發展有空間成為常態網友“VALINhu”:有媒體報道,影視視頻制作職校培養學生重技能輕素質,職校畢業生綜合素質不高,您怎么看? 葛道凱:這話我不完全同意。平心而論,育人始終是職業學校的第一任務,總體看,學生綜合素質是好的。職校通過課堂教學、校園文化活動、志愿服務、軍訓等環節,學生自信心、公民意識、責任意識不斷提高,涌現出一批如鄧瓊月等的感人事跡近年來職教改革發展成果逐步彰顯。職普大體相當格局基本形成,影視視頻制作年均培養千萬技術技能人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不斷健全;基本制度和條件保障更加完善;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新興行業一線新增從業人員,職校畢業生占七成以上職業院校整體辦學條件也逐步改善。推進建立生均撥款標準,健全投入長效機制;中央財政投入78億元支持4556個實訓基地建設;3年培訓30萬名骨干教師;中央財政投入3億元支持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提升職業教育信息化應用能力和水平職教專業、課程和教材體系更加健全。二是對接產業開發教材,遴選5000余種優質教材。三是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