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真的需要這么多攝像頭嗎粗略算一下,廣州公園里安裝的攝像頭超過1000個,但準數是多少,我們還不知。在所有公共空間中,公園和林區大概是攝像頭密度最低的場所。林業和園林部門,肯定不是裝備攝像頭的主力。公安、交管安裝的攝像頭應遠比園林部門多除了公共部門,小區物業、各類企業,也在安裝攝像頭。無論城市的開敞空間,還是公共室內場所,視頻監控已經成了標準配置。在廣州,用于公共場所監控的攝像頭有多少個,人均有多少,實在難以想象視頻圖像已經達到無所不在的程度。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擁有3個以上的攝像頭,一只在手機上,一只在電腦上,還有一只在照相機中,這些都是設備自然搭載的功能,無須另行裝備。專門購置一只家用攝像頭,價格也極為低廉。個人生活處在隨時被記錄的場境,視頻的易得性與廉價性帶來了視頻的泛濫公共視頻采集,無疑是采集價格最高昂的一種。7400萬元,購置941個攝像頭和30個森林防火視頻系統,每個設備的平均價格約7萬5千元。這設備需要配備維護人員,采集到的視頻需要配備管理人員,海量的視頻信息需要有相應的技術設備去存儲和處理,這些都是另外的費用。此外,這些設備,平均壽命在5年左右,用壞了要更換,影視視頻制作沒用壞但有了更好的設備也要更換。這樣,為了維持一只攝像頭的正常運轉,影視視頻制作每年的費用恐怕要達到近2萬元。城市里有多少個公共攝像頭,總共要花費多少錢的年費用,算下來一定是令人瞠目的數字如此高昂的監控費用,是城市正常運轉必需的嗎?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它不是必需的,我們要裝備那么多攝像頭做什么呢?如果它是必需的,中國攝影現狀面面觀。那么可以說配置它是不浪費的,但城市是怎樣變成隨處都要有攝像頭才能正常運轉的呢?攝像頭是一個“觀看者”,替代攝像頭的主人,風雨無阻地觀看,并且記錄下其視線內所發生的一切。這里面有大量的信息是冗余的、重復的、無意義的。城市用巨量的“眼睛”去觀看和記錄一切,唯恐漏掉了什么,表明了城市的擔憂,它需要全盤掌握所發生的一切,才會感到放心。這是城市的強大,還是城市的脆弱?也許,這是城市技術能力的強大,同時表露了城市治理心理的脆弱。因此,城市認為耗費巨資去監控一切是值得的作為一種裝備,監控攝像頭只是全部“警備力量”的小部分。監控設備不只需要有人去處理采集到的信息,還需要有人依據信息去行動。預備的行動隊是電子眼的肢體。那些異常的信息,需要由行動隊去處置。從電子眼、視頻信息,到視頻分析,再到行動處置,整體上構成了城市的保全系統或警衛機制。這一機制既包括進行公共管理的執法機器,也包括小區巡邏、企業保安等等,還有為這些人員配置的攻防器具。盤點橫店演藝秀中的那些影視特技異動是少數情況,但為異動而“常備不懈”的力量是強大的。越來越強大的“常備力量”說明了什么呢?完備的視頻采集能力,已經使任何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被剪輯成完整的記錄電影。如果不嫌枯燥也不嫌無聊的話,視頻體系幾乎可以用監控素材給任何一個人構建完整的視頻流水賬,幾點出門,幾點轉過街角,幾點進了哪家店鋪,幾點進了街心公園,幾點原路回家……這也意味著,你無意中已經成了透明人。人們已經相信也接受一種受監控狀態,以至于發生了任何異動,都會在第一時間要求“看視頻”城市花費了巨大的費用去拍攝一切,資料的完整性安慰了掌控心理。而在那些需要“看視頻”的情況中,視頻的出現則成為證明不留死角的監控很有必要很管用的證據。于是,我們進入了一個監控加強的循環,就像水流與堤壩的關系使得堤壩越加越高顯得合理人們不覺得監控普遍化本身也是一種危險,這個社會向來沒有過“私人”性質的憂慮,東北亞博覽會白城市簽約項目。過去人們把讓人搜身視為坦蕩,現在自然也不會在意隨處電子眼的叢林,深以為它對好人無所傷害,卻是緝拿壞人的好幫手。新的風尚是,影視視頻制作當出現了一件事情而沒有視頻時,調查似乎就完全束手無策,沒有調查結果也顯得合情合理,人們只會遺憾于監控留有死角,或者憤怒于視頻不翼而飛,大家已患上了“監控依賴癥”在這種社會驅動力的作用之下,布設攝像頭,更多的攝像頭,以及為一只攝像頭每年花上幾萬塊錢,就都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習近平訪塞波烏三國并出席上合峰會,非常正當,無須論證,可以侃侃而談,一派光明磊落。成本問題、預算問題、合理性問題、必要性問題、監控密度問題等等,不會有人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