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設計專業色彩風景實訓鏈式教學探析本文探索適用于高職廣告設計專業色彩風景實訓鏈狀課程教學方法,使學生從能寫生到會設計,從而提高本專業學生的設計能力關鍵詞色彩風景實訓;鏈式教學色彩風景實訓鏈式教學是將各個分散知識點進行提取、整合、優化配置出的一套相互關聯的科學實施方法“。即以自然色彩的感受為切入點,繼而引發學生對色彩物理學、色彩生理學以及色彩自身體系的認知(。感知自然)在此基礎上,激發出學生對色彩心理、中國約有3000萬抑郁癥患者 8成未接受規范治療通感、形色統一規律與色彩配置原理等規律探尋的興趣(色彩意匠),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設計性思維(創意設計)。企業專題片制作協議書。”“設計的色彩需要研究自然色彩的成因,才會更加主動與理性地運用在設計中,學會解讀自然的色彩,也將會為設計的人文色彩打下良好的基礎。”“感知自然—色彩意匠—創意設計”所構成的色彩風景實訓鏈式教學方法不僅與中國傳統藝術“師法自然—因心造境”的藝術創作原理不謀而合,而且整個教學過程的展開恰好與設計師進行色彩創意設計的工作流程相吻合。這一環節和階段主要是客觀色彩風景實訓教學,它又包括寫生色彩訓練、客觀色彩歸納訓練、客觀色彩變調訓練三個相互鏈接又層層遞進的小環節1.寫生色彩訓練寫生色彩訓練與傳統繪畫色彩訓練也許在形式上相類似,但是教學的側重點和目的完全不同。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寫實技法和色彩造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直觀地感知自然,培養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感性觀察能力。只有對自然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2.客觀色彩歸納訓練客觀色彩歸納訓練在形式上雖然遵循客觀自然物象的基本狀態,但它不同于寫生色彩直覺感性的訓練,構建人類一站式生活,而是要求學生對紛繁雜亂的客觀自然物象的明暗和色彩關系加以理性的概括、提煉,使之秩序化、條理化。通過這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色彩理性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恰是設計實踐中非常重要的技能3.客觀色彩變調訓練客觀色彩變調訓練是在客觀色彩歸納訓練基礎上更進一步,除了有針對性的色彩屬性、色彩關系的提煉、概括,還特別強調掌握自然光色的客觀規律性以及不同時節稍縱即逝轉瞬變化的關系。眾所周知,印象派的眾多作品都是進行色彩變調訓練極好的典范。通過印象派一系列作品賞析講解后,公司宣傳片拍攝學生試圖理性分析某個場景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的色彩關系變化規律并獨立完成和表達出來二、公司宣傳片拍攝色彩意匠所謂“意匠”通常指詩文書畫的布局構思,本文“色彩意匠”的概念強調的是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對色彩的苦心經營,使得色彩表現從客觀存在變為主觀表現“。色彩意匠”是鏈式教學的中間環節,它相當于設計師承接設計從量到質的飛躍階段。這一環節和階段主要是主觀色彩風景實訓教學,它包括主觀色彩歸納訓練、影視視頻制作主觀色彩變調訓練兩個相互關聯和并置的小環節。”因此,主觀色彩歸納訓練是要求學生在色彩感性認知的基礎上,能夠理性地排除光影、弱化空間,對色彩進行主觀化的處理與表現,并對整個畫面加以裁剪、取舍、修整,從而產生裝飾性與平面化的全新視覺效果2.主觀色彩變調訓練主觀色彩變調訓練覺常規,采用反轉透視法,明亮的藍綠色調,將校園內的荷花池塑造出一種不可思議的旋渦。限色表現有利于適應人們生理和心理需求,并為設計產品滿足各方面客戶的需求做好準備。”三、創意設計“創意設計”是鏈式教學的最后環節,也是設計師完成設計工作和作品的階段。這一環節和階段是專門針對我校廣告設計專業而進行的色彩設計應用實訓教學,教學內容主要要求學生從風景寫生的原型中提取形象或引發聯想,并鼓勵結合新工藝、新材料進行創意構思,最終完成一幅或系列自主命題創意廣告繪畫設計。“創意設計”階段不僅需要有前兩個階段學習的積累沉淀,同時需要通過構思、分解、意象、抽象、夸張、變形等多種表現手法進行主題性的創作設計,所以也是鏈式教學中難度較大的環節。剛開始全班學生都有點不知所措,消極被動,筆者通過引導學生冥想、回憶前兩個階段所學的知識之后,再進行西方現代繪畫、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品、室內家具軟裝設計等大量圖片鑒賞,經過多元化的思維啟發之后,整個班級的學生開始變得興奮起來,大部分學生都從最初的被動茫然狀態脫離出來,并積極主動地尋找最能展現自己興趣的設計主題。實踐證明,通過“感知自然“”色彩意匠“”創意設計”這一環環相扣的鏈式教學學習,成功地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從色彩感性直覺階段進入理性色彩提煉階段,直到最后掌握色彩規律游刃有余的創意表現階段。色彩風景實訓鏈式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同時也能更好地實現基礎實訓課與專業設計課的銜接,從而達到提高本專業學生設計能力和服務終身發展的目標。李玉.設計色彩課程內容體系的研究.江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8.第11頁周至禹.寫生設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4.第5頁葉經文,尹朝陽.現代色彩歸納寫生.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8.第42頁陸琪.從色彩走向設計.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1.第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