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林在中國西部紀錄片高峰論壇上的發言白銀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絲綢之路和黃河在這里發生交匯,白銀地區正是受黃河文明的深度影響,形成了獨具魅力的特色文化黃河流經白銀258公里,《黃河258》就是以這一段黃河為線索,用電視影像為觀眾提供一個進入區域人文歷史的新途徑白銀大地上,一條如此浩蕩的大河蜿蜒流過,這條大河必將和這塊土地之間發生水乳交融的密切關系。人類據河而息、逐草而遷,在大河兩岸,人們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把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傳承至今。黃河養育了白銀的兒女,黃河造就了白銀的文化2009年3月份,當黃河塬上耕牛遍地的時候,攝制組走向田野,走向黃河岸邊,我們歷時近半年,行程數萬里,我們懷著對黃河朝圣般的心情,拍攝了黃河白銀段的影像《黃河258》共14集,每一集的選題緊扣黃河,力求以黃河為脈絡,形成反映區域文化的全景圖比如片子中的《索橋古渡》。攝制組兩次奔赴索橋古渡,一條廢棄百年的絲綢古道通往渡口,這里人跡罕至,攝制組只能徒步前往。拍攝的當天趕上下大雨,攝制組穿行在雨中的索橋堡,古老的索橋渡濤聲洶涌,索橋堡石頭城殘留的頹壁殘垣被煙雨籠罩,行走雨絲飄零、遺跡尚存的絲綢古道上,行走在煙雨彌漫、荒草連天的長城腳下,這時候,我們完全被古老的文明、悠長的歷史、壯美的自然所震撼、所驚悸很多鮮為人知的信息是到了現場以后才捕捉到的。比如:《六德書院》的一塊石碑,這塊石碑確實早被人們淡忘了,但是通過我們的拍攝和對其文化的挖掘,它的精神被放大了,這種精神就是書院的精神,就是把文明代代相傳的精神還有《羌王金印》,我們在首次發現羌王金印的大蘆鄉“探索與發現”,羌王金印出現的那么離奇,失蹤的又那么神秘,通過一塊金印,我們看到蒙古帝國消失的背影,看到這個馬背民族融入漢人最后的身影;還有《平堡吊橋》,竟然是農民自建的一座黃河大橋,若不是身臨其境,實在難以鉤沉出40年前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還有《水映旱塬》,從公共服務看城市化成本。我們在干旱的山塬上一次次感受著白銀人“手牽黃河上高山”的血性與豪氣,感受著生命之水再造綠洲的神奇;還有《鳳舞銅城》中的神秘的石頭城、還有絲綢古道邊的《法泉鐘聲》和那悠長悠長的佛樂…… 《黃河258》所要彰顯的主題,就是以河流為脈絡的這塊地域的人文精神。紀錄片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堅持做這樣的事情,雖然清貧而樂道、雖然艱辛而幸福做一部好的紀錄片需要 “亮劍”精神。“亮劍”精神就是明知不敵,而敢于亮劍。需要激情,需要創作的激情,因為我們要做的是創造性的工作,而非按部就班的去延續一個早已熟悉的動作。需要一支團結而極具戰斗力的團隊,電視講究的是不同專業間的合作,是集體作戰的過程,而非個人英雄主義如果說《黃河258》取得了一點成績,那是因為領導的支持和重視。這絕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套話,而是肺腑之言。《黃河258》從立項、到拍攝、制作,直到后期的包裝、推介、播出,局臺領導全程參與,影視視頻制作具體協調、精心指導。比如說,片尾曲《不盡黃河滾滾來》的歌詞就是武志元局長親自撰寫的,牛春壽副臺長多次親臨拍攝現場、和攝制組隊員們一道爬山涉水,披星戴月,付出了艱辛的勞動。8月份,攝制組從黃河野麻灘徒步一百多公里到達黃河龍灣石林,城市景觀構造地域文化運用武志元局長和其他有關領導專程到石林前來接應我們,讓攝制組深受感動,信心倍增感謝蘭州大學楊建新教授、劉滿教授,感謝敦煌研究院李正宇教授、企業宣傳片制作感謝西北師范大學李并成教授、感謝西北民族大學徐德華教授。以及知名電視學者劉炘、甘肅廣電總臺制片人劉省平、文化影視頻道楊德靈,史學者俄軍、鄧明、邊強,還有編導秦川老師、孟子偉老師等專家學者對此片的指導和貢獻,深謝你們。《黃河258》,永遠屬于大家完(共1655字)一位網友的話1919,這個數字再也熟悉不過,沒理由不把它系在心頭還記的那部《我的1919》嗎? 1919,在有良知的中國人看來,是屈辱、是難忘,是一段弱國無外交的悲傷歲月; 1919,雖已成了歷史,或是悲傷或是悲憤,時時刻刻提醒我們,不要重蹈覆轍1919,在行走,在前進,與其說是一段歷史,公司宣傳片拍攝不如說是精神世界的進化白銀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絲綢之路和黃河在這里發生交匯,白銀地區正是受黃河文明的深度影響,形成了獨具魅力的特色文化黃河流經白銀258公里,《黃河258》就是以這一段黃河為線索,用電視影像為觀眾提供一個進入區域人文歷史的新途徑白銀大地上,一條如此浩蕩的大河蜿蜒流過,這條大河必將和這塊土地之間發生水乳交融的密切關系。人類據河而息、逐草而遷,在大河兩岸,人們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把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傳承至今。黃河養育了白銀的兒女,黃河造就了白銀的文化2009年3月份,當黃河塬上耕牛遍地的時候,攝制組走向田野,走向黃河岸邊,我們歷時近半年,寒門再難出貴子讀后感,行程數萬里,我們懷著對黃河朝圣般的心情,不能什么都往里裝,拍攝了黃河白銀段的影像《黃河258》共14集,每一集的選題緊扣黃河,力求以黃河為脈絡,形成反映區域文化的全景圖比如片子中的《索橋古渡》。攝制組兩次奔赴索橋古渡,一條廢棄百年的絲綢古道通往渡口,這里人跡罕至,攝制組只能徒步前往。拍攝的當天趕上下大雨,攝制組穿行在雨中的索橋堡,古老的索橋渡濤聲洶涌,索橋堡石頭城殘留的頹壁殘垣被煙雨籠罩,行走雨絲飄零、遺跡尚存的絲綢古道上,行走在煙雨彌漫、荒草連天的長城腳下,這時候,我們完全被古老的文明、悠長的歷史、壯美的自然所震撼、所驚悸很多鮮為人知的信息是到了現場以后才捕捉到的。比如:《六德書院》的一塊石碑,這塊石碑確實早被人們淡忘了,但是通過我們的拍攝和對其文化的挖掘,它的精神被放大了,這種精神就是書院的精神,就是把文明代代相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