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東北亞十年的繁榮發展東北亞地區,在地理上包括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蒙古國及俄羅斯遠東地區,近3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世界1/5的經濟總量、近17億人口,東北亞地區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促進區域經濟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是東北亞各國的共同愿望。但東北亞區域的發展卻存在很多問題,首先缺乏主導性的經濟一體化制度安排。其次,東北亞地區作為6國的共同領土,還擔負著經濟外交、地緣政治等使命,區域局勢錯綜復雜、紛爭不斷面對這樣的格局背景,2003年10月,溫家寶總理在中日韓首腦會晤上提出“擴大東北亞區域合作,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倡議。作為亞洲第一大國,中國應該自覺擔負起凝聚東北亞區域合作共識、推進區域合作發展的歷史使命。東北亞區域也應該為“和平、和睦、合作”與“共識、共享、共贏”發揮著積極而獨特的“彈性外交”功能。金正日點中奧巴馬命穴,基于此,2005年,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為己任的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應運而生成立初期時,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最開始以“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為名,從名字中我們可以發現,最初博覽會的著重點放在了“投資貿易”上,執委會堅持突出“經貿”交流特征,具體突出東北亞區域品牌,突出東北產業優勢,力求達到開放效應、振興效應和品牌效應經過長達5個月時間的精心準備,首屆博覽會成功舉辦,“經貿”成績顯著。對外貿易累計成交額2.92億美元,其中出口成交額2.45億美元,進口成交額4660萬美元;國內貿易累計成交額為7.56億元人民幣,其中銷售7.41億元,采購1463萬元。在這之中,吉林省達成的對外貿易和國內貿易成交額達到2.58億美元和7.08億元人民幣,所占比重分別為95.6%和89.8%,突出地體現了展會對舉辦地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經過前兩屆的成功舉辦,中國—東北亞博覽會逐漸打響了國際外交上的知名度,第三屆博覽會上,除東北亞六國外,還有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和港澳臺等12個國家和地區與我省簽訂了投資項目,希望中國觀眾能在最大的銀幕上看敦刻爾克所簽約的項目均為3000萬元以上項目,其中超20億元的項目多達10個隨著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的廣泛影響以及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東北亞博覽會逐漸被各國所熟知,在許多本來是面向東北亞的高端會議論壇活動和經貿交流對接會上,來自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的嘉賓隨處可見,他們不僅“拋頭露面”,而且還多有致辭發言第四屆東北亞智庫論壇就是個典型例證。公司宣傳片拍攝論壇打破了以往只邀請東北亞六國學者的界限,將邀請擴大到全球范圍。來自東北亞六國以及美國、新加坡的著名專家學者為尋求符合東北亞地區發展特點的合作途徑熱烈交流。其中,美國東西方中心主席查爾斯.莫里森還就“政策研究機構的興起及東北亞議程”作了主題發言,對自貿區談判中存在的敏感產業保護和實施過渡期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引起各國代表激烈的討論,為自貿區談判提供了智力支持,奠定了合作基礎與此同時,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在發展時不忘與世界接軌,廣角鏡頭和遠攝鏡頭,針對國際熱點問題開展新論壇。包括互聯網經濟論壇、東北亞工商合作論壇、世界產業領袖大會、中日韓人文交流論壇等新興論壇逐漸建立起來并趨于成熟第八屆東北亞博覽會便在原有的基礎上,舉辦了首屆國際采購商大會,大會均以“搭建平臺、宣傳推介、供銷對接、全球采購”為主題,致力于打造中國東北地區精品產銷對接平臺、東北亞區域特色產品交易平臺和世界各國廣泛參與的商貿平臺。揭秘工作原理還原事實真相,在這個平臺上,總計4000多人,圍繞8000多種商品進行面對面、一對一、封閉式、零距離對接洽談。這在全國所有展會中是少有的在國家層面推動合作向縱深挺進的同時,各國地方政府、商協會、專家學者以及相關部門也都圍繞構建陸海聯運大通道、東北亞旅游一體化、金融與產業合作、中國城鎮化等一系列重大主題,積極擴大區域內雙邊、多邊及專項領域的對話交流。其層次之高、領域之廣、內涵之深,無不展現出博覽會的“高端范”2013年中日韓啟動自貿區談判,東北亞區域一體化終于邁出了“先行先試”的重要一步。面對這一重大歷史機遇,第九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主動將“中日韓自貿區建設的重要載體”列入自己的功能定位,彰顯了對歷史重任的自覺擔當。在此期間舉辦的第四屆東北亞智庫論壇將其作為一項重要議題,對自貿區談判中存在的敏感產業保護和實施過渡期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為自貿區談判提供了智力支持,奠定了合作基礎。交流促進合作,合作促進發展。影視視頻制作不斷擴大交流互訪、增進貿易互動、公司宣傳片拍攝加強國際合作。10年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正全力推動東北亞區域邁向“全方位一體化”,同時,東北亞博覽會成為了世界各方表達觀點主張、瞭望世界前沿的“論道場”,而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每一個突破、每一次進步,也都在博覽會上留下了清晰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