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劇本是戲劇的基礎。著名導演黑澤明(Kurosawa)認為,糟糕的劇本永遠不會拍出好電影。可以說,劇本的質量決定了影視作品的成敗。事實上,中國影視界一直重視劇本的傳統。早在1926年,侯堯就在意象劇本實踐中明確指出劇本是電影的靈魂。重視文字創作的優良傳統,對中國影視事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不幸的是,近年來很少有好的劇本,編劇的短板也經常出現。那么,背后的深層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國影視產業正處于工業化進程中,仍然缺乏成熟和完善的經濟運行模式,而且資本在當前影視生產中的力量過于強大。資本至上和不成熟的工業環境,使編劇在影視制作中沒有發言權,甚至讓編劇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寫他想寫的東西,卻忽視了劇本創作的基本規律和原則。一些影視公司,還把編劇鎖在酒店里拿劇本,公然模仿美國、日本和韓國的熱門電視劇。這樣,顯然很難寫出好的劇本。
第二,編劇地位下降,合法權益難以有效保護,侵權行為時有發生,如侵犯版權、變更權、簽名權和付費權,未經編劇許可轉售劇本,隨意修改劇本,任意支配編劇簽名,不支付編劇報酬等。當編劇作為創作者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時,他的創新和創作熱情必然會受到影響。
同樣,編劇本人也是浮躁的。有些編劇不愿認真學習劇本寫作方法,提高劇本寫作能力和文化素養,也不愿深入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努力修改和研讀劇本。有些人甚至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感。在制片人或導演的壓力下,他們不能堅持藝術理想,也不敢根據自己的論點進行辯論。或者,知道很難控制陌生的主題,但又無法抵擋經濟利益的誘惑,害怕錯過賺錢的機會,創作難免拼湊、粗野、抄襲和模仿。
影視產業是一個內容至上的創意產業,劇本創作是推動影視產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要想在中國影視產業取得長足的發展,必須正視上述問題,調動編劇的積極性,激發編劇的創新精神,這樣才能產生更多優秀的劇本,相信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影視作品質量的提升離不開編劇,全行業應尊重編劇作為影視作品精神文化先鋒的重要地位,在行業內構建重視內容,尊重編劇,鼓勵原創的良性生態制片方要高瞻遠矚,拋開急功近利的做法,充分尊重劇本創作的規律和特點,不對編劇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隨意指揮編劇的工作,給編劇一定的創作空間和自由此外,要對拍攝的影視項目進行充分論證,提前策劃,盡快與熟悉該領域題材的編劇接觸,為劇本創作留出充足的時間,充分發揮編劇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以避免草率模仿和僵化處理
具體而言,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影視制作人,編劇簽訂統一規范的劇本創作或著作權獎勵合同,對稿酬和稿酬支付方式作出明確約定,嚴懲侵犯編劇著作權,修改權,署名權,稿酬權的行為比如,成立編劇協會,讓廣大編劇聯合起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支持某個編劇的合理維權措施,將侵犯編劇勞動成果的組織或個人納入行業失信黑名單,公之于眾,對其進行道德斥責二是在法律法規層面,要完善法律措施,切實保護編劇的合法權益。通過以上措施,讓編劇知道如何維權,能夠有效維權,從而提高創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是編劇自身,要增強責任意識,堅持行業原則和職業道德,不斷提高業務素養。目前優秀劇本的缺失,既與產業轉型帶來的行業亂象有關,也與部分編劇缺乏藝術理想和責任擔當有關。有的編劇把寫戲當成發家致富的捷徑,一心向錢看,注重經濟利益,不顧社會效益;只顧噱頭賣點,不顧藝術價值。發生在編劇身上的胡作非為,需要認真深思。
此外,編劇也有很大的想象力,影視劇本源于生活,但與生活又不完全相同,編劇要用想象力把生活中的素材加工出來,變成既熟悉又陌生的生動情節。在創作中,編劇還要善于運用逆向思維,打破慣性思維定勢,讓故事情節的發展既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才能有效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路。有編劇教父之稱的羅伯特·麥基曾指出,一部好的劇本應該包含普遍的人類真理和人類經驗,而且必須以一種新的,獨特的方式來講述,這樣觀眾才會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從未涉足過的特殊世界。(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譯者注)
劇本是影視作品的基礎和基礎,是力量的源泉,中國影視產業的發展需要廣大編劇繼續開拓創新,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努力創作出既受觀眾喜愛又具有思想藝術內容的優秀戲劇,只有這樣,中國的影視產業才能真正做大做強,才能在國際文化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蘭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周忠謀
資料來源:導演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