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話劇到電影的非自我完善電影是一種現代化的綜合藝術,按照常規它在時間的把握上、道具的籌備上、光、電、聲的綜合搭配上,都應當比話劇更具操作上的靈活性和方便性。但孫道臨卻很輕率地將《雷雨》的序幕和尾聲刪去了。其實,曹禺對《雷雨》的序幕和尾聲是相當重視的,但是歷來的導演們,從來不注重曹禺的感覺,致使《雷雨》的序幕和尾聲幾乎沒有被搬上過舞臺,這使曹禺非常失望:“《雷雨》被斫去了序曲和尾聲,無頭無尾,直挺挺一段軀干擺在人們面前。”曹禺、萬方1985年將《日出》改編為電影劇本時,首先就“增加了序幕”,也增加了尾聲——“光明的尾巴”曹禺在此所最想運用的是巴赫的《b小調彌撒曲》,這部彌撒曲包括四部五個樂章,一共27個樂段,其音域廣泛、結構復雜、技巧繁復、意蘊豐富,可以說是整個宗教音樂中最有代表意義的華章,具有濃重的宗教氣氛,而且它包含了全宇宙中所有的事件經歷、全人類所有的情感,當然也是想概括或者代表周樸園一生及其一家人的遭遇?!禸小調彌撒曲》出現在“序幕”和“尾聲”中對全劇具有一種預告、總結、照應和涵蓋作用。它的旋律自然、樸素、優美,在教堂演唱時,具有莊嚴肅穆的色彩;人們聽后可消除塵世俗念,體會上帝的神圣與慈愛。因此,在“序幕”和“尾聲”中,以演奏巴赫的《b小調彌撒曲》為主,另外還有不可忽視的且與之相協調的彌撒合唱聲,由音樂起,以音樂終,使全劇具有濃郁的肅穆的氛圍,觀眾被深深地吸引到劇情中去了孫道臨改編、導演的《雷雨》開幕時比較簡單、直接,畫面上首先出現的是江南水鄉,一艘輪船穿過江橋,劈波斬浪向前挺進,這可能是告訴觀眾周樸園從無錫來到北方某城市;音樂也是比較單調的管弦樂的交替或并行演奏,其旋律和節奏相對簡潔,如此效果,曹禺觀看電影后能不表示遺憾嗎?經過10年“文革”以后,曹禺的性格幾乎變得圓滑起來,有時簡直就是一個“好好先生”。如果他對電影《雷雨》沒有很大的反感情緒,他一般情況下肯定是要說話的,但他卻什么也未表示。這些不太重視音樂的導演們從一開始就割裂了曹禺對《雷雨》的整體思維,日式動畫進化道路的一小步,割裂了文學和音樂之間那種微妙而神奇的聯系,使其感染力大大削弱其次,曹禺還想讓序幕和尾聲給觀眾以“所謂的欣賞的距離。這樣,看戲的人們可以處在適中的地位來看戲,而不至于使情感或者理解受了驚嚇。”孫道臨導演的電影《雷雨》一開始就直奔主題,沒有給觀眾一個預設的心理;到結束時,舞臺上風聲、雨聲、叫聲、哭聲、槍聲此伏彼起,一瘋、一傻、一逃、三死悲慘欲絕,丟下一個痛苦的周樸園。觀眾對故事青節的變化感到目不暇接,給人的感覺是緊張激烈,扣人心弦,讓觀眾一刻也得不到休息與放松,使觀眾看了以后心里很累。這樣,從根本上違背了曹禺的本意。眾所周知,必將造成民族的自我泯滅,“電影改編貴在創造,但終究不過是一種二度刨作。與一般創作相比,其自由度就少得多,要受到許多限制。”。改編者“要懂得原著的長處在哪里,影視視頻制作不足在哪里,不要把原著的缺點擴張了,也不要把原著的精華損傷了……方是忠于原著的最好態度。”上海芭蕾舞團將《雷雨》改編為大型芭蕾舞劇,曹禺不但對改編以后的幾個重要人物的性格的表現給予了首肯,同時,“曹禺對舞劇《雷雨》的音樂、舞美設計也很贊賞”。兩年之后曹禺卻沒有給孫道臨改編、導演的同名電影《雷雨》以一個字的說法,個中原因不言自明在《雷雨》電影中,魯侍萍似乎變成了一個頂天立地、敢于斗爭的無產階級女性形象:她與周樸園狹路相逢在周公館,但她卻顯得非常主動、鎮靜,兩次主動要借機溜走,離開周公館,公司宣傳片拍攝而周樸園卻是主動、及時叫她留下。孫道臨所要表現的是魯侍萍要走,周樸園要留;但在話劇劇本中曹禺所要表現的正好相反:魯侍萍要留,周樸園要趕:周樸園:(看她不走)你不知道這間房子底下人不準隨便進來么? 魯侍萍:(看著他)不知道,老爺周樸園:你是新來的下人? 魯侍萍: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兒來的周樸園:你的女兒? 魯侍萍:四鳳是我的女兒周樸園:那你走錯屋子了魯侍萍:哦。——老爺沒事了? 周樸園:(指窗)窗戶誰叫打開的? 魯侍萍: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慢慢地走向中門) 周樸園在感覺到魯侍萍的關窗戶動作非常熟悉的時候,問:“你貴姓?”“你在無錫是什么時候?” 周樸園問魯侍萍:“你在無錫是什么時候?” 周樸園說:“無錫是個好地方。” 周樸園一直在親自打聽或派人打聽魯侍萍的下落周樸園想把魯侍萍的墳墓修一修的對話這樣,刪除了周樸園和魯侍萍相逢時溫情脈脈的對話回憶,那么剩下來的就全部是劍拔弩張、針鋒相對的資本家與下層婦女的辯論與爭吵了。孫道臨這樣的改編的后果就是將曹禺原著中的周樸園和魯侍萍等人的厚重感和真實感全部失去了。單從這一點講,曹禺就不會同意的作為《雷雨》原著本身的意義,我覺得主要是在揭示周樸園這個封建性資本家族的毀滅。悲劇主角周樸園的悲劇性在于,它力圖以其信奉的倫理綱紀維系下去的這個“金玉其外”的體面家族,無法擺脫它“敗絮其中”的內在矛盾,僅僅延續到其第二代就徹底腐朽而自行潰敗了——它以周萍自殺為標志,可說是“二世而亡”。周樸園對被他趕走的前妻“亡靈”的懺悔與悼念,作為一種涅赫留道夫式的“道德自我完善”,可能不全是虛偽的;也許,也正是這種懺悔與悼念成為一種呼喚,最終招致這個“亡靈”的家人及其自身重新來到他的面前,進而把他及其整個周氏家族一同帶向了另一個世界。周樸園逼迫繁漪喝藥而致使藥碗摔得粉碎,可以說是這個家族的全部封建的資本的倫理關系從根底動搖的先兆;全劇死的死、瘋的瘋的悲慘結局,則是其全線崩潰、走向死亡的完成電影《雷雨》我看了兩遍,總感到這部嚴謹地按戲劇“三一律”、全部依據巧合結構成的舞臺劇,搬上銀幕作為一部電影來看,暑假必選四款主流網絡高清播放器橫評,就顯出了其結構上的更加明顯的人為做作的痕跡。這是從藝術上講。從思想上講,原本代表舊中國勞資兩大階級的魯、周兩家人的勢不兩立的階級對抗,一經沾上性愛關系特別是血緣關系(這兩種關系本身又是沖突的),就統統軟化了,淡化了。這可以從魯媽特別是魯大海身上見出,例如他對周萍與四鳳愛情關系的態度的轉化。當然,魯大海只是個自發反抗的工人形象,是個很有偏見、心地很狹隘的人物,很真實,但寫得不成功,他那前后兩種態度至少是不討人喜歡全片的悲劇結局或矛盾沖突的完成,也更主要借助于血緣的、性愛的,影視視頻制作甚至是生物性的(如亂倫)、自然性的(如雷雨)、物理性的(如電擊)諸條件來解決。這都是原著原本的致命弱點。當然它因此成為一出奇特的“佳構劇”,又有著悲劇藝術結構技巧上的絕妙的長處。這就是說,在上述種種偶然性關系中,曹禺終究還是找到了一種可謂必然性關系的悲劇沖突,這一悲劇沖突的焦點就集中在“周二世”的周萍身上:一方面,周萍同非生母之母繁漪的亂倫(這里由于對方為非生母,所以其“亂倫”還未像俄狄浦斯那樣是到了可訴諸“蒸淫”罪名的極致)使他與生父不可調和,然而他對于其生父卻原屬同一個階級意識與利益的繼承者與被繼承者的關系;而另一方面,他同女仆四鳳之戀,即使可以跨越兩個對抗階級的關系,卻又決不可能跨越同一個生母遺傳的血緣關系——這就使周萍的命運陷入了真正悲劇性的兩難的絕境,惟有死路一條,方可平和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