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歷史閱讀的新取向歷史類圖書是暢銷書的重要類型之一。歷史文化類圖書與暢銷排行榜的緣分淵源甚久,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成氣候真正“現象級”的作品始于2006年。《易中天品三國》一書以55萬冊的首印量拉開了歷史類暢銷書的大幕。這一年,影視視頻制作《明朝那些事兒》在天涯論壇上連載并創下近2000萬的點擊率。但是內容同質化、粗制濫造、趣味低俗……掩藏在熱潮下的種種弊端隨著大眾的深入關注浮出水面,歷史類暢銷書日漸降溫。2012年之后,由“開卷”統計的年度非虛構類暢銷書前三十名不再有歷史類圖書的身影,通俗歷史讀物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難以為繼經歷了一段慘淡景象后,歷史類暢銷書市場有了新的變化。用形象的語言來說,一派是“粉絲經濟”,一派是“輕學術”,余者則介于其間。尋訪舊版人民幣人物原型 貳角姑娘當了副廳長圖,異星覺醒電影未刪減版高清bt種子 異星覺醒720p迅!從2014年開始,許多出版社對歷史圖書的策劃不再一味追求“暢銷”,反而強調專業性、學術性,重新回歸嚴謹大氣,歷史圖書出版方向的重點轉為提高文化性。這既響應了政策,也體現了對于之前一味追求通俗化以迎合讀者口味的糾偏。許多經得住考驗的學術專著登上暢銷榜單:國外著作有《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耶路撒冷三千年》、《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國內有呂思勉《中國通史》、《大中國史》、蔣廷黻《中國近代史》、唐德剛《從晚清到民國》、黃仁宇《萬歷十五年》、《中國大歷史》……一些學術著作的銷量甚至勝于通俗讀物,呈現出全新局面。在學術類著作中,廣大普通讀者更熱衷于通過較短篇幅來了解歷史的整體脈絡,稱之為“輕學術”。正是因為這部分歷史暢銷書多為大家、名家的作品,對研究者意義不消說,對于想了解歷史學的普通讀者也可作入門之用。影視視頻制作介于已形成品牌的通俗歷史讀物與專業性較強的學術著作之間的,是一些知識性與趣味性兼顧、記者探訪身份證制證中心 直擊其制作全過程,風格各異的歷史文化類圖書,其受眾是廣義上的歷史愛好者。它們的暢銷往往受到時政與社會熱點的影響,談廣告設計教學中的圖形創意,如《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正契合一帶一路的國家倡議,應時地滿足了讀者的需求暢銷書是在閱讀領域反映社會心理需求的一面鏡子。近年來歷史類圖書的暢銷榜單,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了社會心理與大眾文化的轉變處于社會轉型期的大眾不愿再做被動的接收者,轉而追求能夠拉近距離感的“解史新說”。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雷頤曾指出,近年的“歷史熱”與20世紀80年代的“文學熱”一樣,是思想解放在歷史學領域的表現。以《明朝那些事兒》為代表的通俗歷史讀物文筆生動,或側重心理勾畫,或擅長場面描寫,使讀者感受到歷史中的人性與溫度,產生代入感和親近感,方有真正“了解之同情”。在2014年后“讀史熱”階段,歷史類暢銷書重歸嚴謹大氣名著名篇,說明大眾歷史閱讀上升到了一個新階段,即由對“戲說、趣說”的興趣轉向對真實歷史的好奇與探尋,大眾歷史品位不斷提高,口味要求“廣而精”,這也是公眾歷史素養有所上升的一種表現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內外交流的增多與國際地位的提高,國人不只關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對了解世界歷史、東西視野、國際關系等內容有著強烈的渴求。觀察近年來的歷史類暢銷書排行榜,約三分之一的圖書與全球重要或熱點國家(地區)的歷史和文明有關。這體現出一種實用性、開放性和競爭性心理,即人們期望通過了解其他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歷程,取其精華、為我所用。此外,一些海外學者解讀中國歷史的著作也銷量甚佳,這或許是我國民眾的某種共同心理——自我心理投射的反映,即關注他人眼中的中國。總而言之,隨著中國影響力日增,國人的全球意識愈來愈強,影視視頻制作“外效”與“自視”成為閱讀需求的重要心理因素當前社會競爭激烈,越來越要求“復合型人才”,不了解歷史的人很難升至更高的層次。在一項針對大學生關于歷史類暢銷書的相關調查問卷結果中,可知70%的學生閱讀歷史類暢銷書的目的是“豐富歷史知識,提高歷史文化修養”,83.3%希望從書中“了解歷史名人的人生經歷、成功方法,以史為鑒,應用于實際”,歷史類暢銷書成為當代年輕人補充知識、吸取經驗的重要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