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攝影作品是怎樣拍成的記得去年有一幅全國獲獎作品《瞧這一家子》,畫面中,一輛飛馳的摩托車上坐著一家三四口人,旁邊緊緊跟著一條四蹄騰空拼命奔跑著的小狗,BBC紀錄片 世界變化最快之地。妙趣橫生,讓人忍俊不禁。正是因為這條小狗,使畫面陡增情趣而得到了評委的青睞。1998年冬天,我在拍攝《寒江獨釣》的時候,正是恰到好處的出現了一條小舟,從而被我及時捕捉并永遠定格在了膠片中。當時,我在浙江建德新安江邊拍攝。清晨,江面上彌漫著團團白霧,我拿起相機取景、構圖。遠處一抹山巒在江霧中若隱若現地逶迤,近處,畫面的右下方靜靜的靠泊著幾條尚未蘇醒的漁船。整體構成一幅很有江南水墨風情味的畫面,可惜感覺在畫面左側缺少了點什么,顯得過于空曠。正想間,企業宣傳片制作一條小漁船穿破晨霧出現在江面。一陣激動,也顧不得多想,趕緊左右移動,構圖、測光、對焦一氣呵成,等到小船進入理想的位置時,果斷按動快門,定格。片刻工夫,小船就隱沒在一團又一團的濃霧里消失了。正因為這條小船,成了畫面的點睛之筆而使這幅作品陡然增色誠然,機遇使攝影這門獨特的藝術在創作過程中帶有了一定的偶然性。攝影也固然需要機遇,但這機遇又是那樣的可遇而不可求。其實,關鍵還是在于攝影者在創作過程中善于了解機遇、等待機遇、把握機遇、捕捉機遇,機遇往往會很慷慨的給予有準備的攝影者。否則,機遇與你擦肩而過可能都還渾然不覺第三便是技術。攝影技術是一名攝影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試想,一個攝影者如果連對自己手中的相機怎樣操作都還不很熟悉的話,何談攝影創作呢?作為攝影者,應該做到對手中的相機性能了如指掌,對一些硬件上的基本操作要求能十分嫻熟的運用,所謂“人機合一”。這樣才能在拍攝過程中,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氣定神閑,有條不紊,不致因面臨瞬息變化的場景而手忙腳亂,頻頻出錯,坐失良機。依賴當代的高科技電子技術,現在攝影者手中的相機幾乎都已經具備了自動測光、對焦等高級功能,企業宣傳片制作拍出一幅曝光準確的照片已經不是個很大的問題。但是,作為一個攝影者來說,對相機基本的感光、成像原理最好能夠有所了解,尤其是光圈、速度在成像原理中的作用,兩者相互間的組合變化及由此而產生的對成像的影響,在不同的光線環境下如何進行曝光補償等等,必須熟練掌握,這對攝影藝術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次還應該了解自己所配置的不同焦距鏡頭的系數與功能,相機感光度的運用,數碼相機白平衡的調整及拍攝光比反差較大的景物時如何控制高光溢出等等。了解光圈、焦距及拍攝距離的不同變化對景深所帶來的影響,了解特殊環境下的拍攝手法,如大光比的拍攝,逆光的拍攝,動態物體的拍攝,夜景的拍攝等等。同時也應該熟練掌握對相機的輔助器材,如閃光燈、三腳架、快門線及一些濾鏡的使用。掌握手持拍攝的穩定姿勢,善于運用依托物,盡量使用三腳架在每次外出拍攝前,要對所有器材作一番檢查。尤其是數碼相機里的菜單設置,如感光度,白平衡及像質精度等,是否處于自己確認的狀態,存儲卡、數碼伴侶工作是否正常,電池電量是否充足…… 這些最好能夠養成習慣。我有一次外出拍攝,由于前一次拍攝時把感光度設置成了800,當時拍完后沒有及時恢復原狀,后來也就忘了。等到拍攝了幾張片子后才忽然感覺到不對勁,速度怎都這么快?已拍攝的幾張片子顆粒很粗,噪點明顯,圖像質量受到很大影響。由于疏忽而造成的損失有時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成為永遠的遺憾一旦掌握了攝影技術后,在以后的攝影創作中,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接下來也就涉及到審美能力的話題了一群攝影者來到同一個地方進行攝影創作,拍出來的照片有的頗見功力,而有的卻平淡乏味。這就是每個人對視野內景致與物體的審美能力的差異所決定的。所謂審美,就是對景致與物體進行觀察、認知、提煉進而達到心理上產生美的愉悅的一種過程,而在這樣的審美過程中,又不自覺地融入了個人內在的文化底蘊,品味格調,并賦予其強烈的思想情感,直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最終使作品的意境得到升華。新疆美麗的喀納斯湖吸引了眾多的攝影愛好者前往,我見過不少以此為題材的圖片。真是枉費了這一趟遠征《鄉間小路》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如何練就一副能夠發現美的眼睛,馮小剛好萊塢全都中過招 影視評論,具備一雙異同常人的敏銳觀察力,這就是作為一名攝影者所應該不斷培養、鍛煉的重要一環攝影者應該不斷地訓練對物體的觀察力。任何一個物體,比如一座山,一棵樹,一條船,一只蘋果,一只玻璃杯……在心理上應該將其固有的標簽化的概念打破,在你的眼里它就是一根線條,一個色塊,一個幾何構成。在拍攝取景時根據構圖的需要充分考慮將光線、影調、線條、色彩及質感等元素予以有機的結合,進行合理的布局在中國山水畫的創作上,先賢引入一個很精辟的、富有禪意的見解,所謂“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貫穿了山水畫的創作過程。這樣的過程,在攝影創作中很值得借鑒,對攝影藝術創作具有十分現實的指導意義海之詩 《港灣》審美能力的培養需要平時的不斷積累。除了掌握攝影的基本技術技巧外,還應該建立廣泛的興趣與愛好,音樂、美術、文學、歷史、地理等都能涉獵,從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所謂“功夫在詩外”。這樣,在創作中,自然會感到觸類旁通,靈感閃現,厚積而薄發最后就是攝影的表現手法。如何把眼前的景物按照審美的主觀愿望表現出來,這就需要運用攝影所特定的表現手法來予以實施。我的一幅攝影作品《潮涌》,就是因為采用了慢門的表現手法,賦予了畫面以虛幻、靈動的美感1999年的一個夏夜,我站在福建崇武海邊的一個招待所陽臺上看海。一輪明月高掛天空,月光下的大海,閃著粼粼波光。海浪有節奏的拍打著嶙峋的礁石,濤聲陣陣,海風吹拂,十分愜意。這時,一個想法在大腦閃現,在沒有任何燈光僅有月光照明的大海采用長時間的曝光拍攝手法,一定會有非同尋常的效果。于是,立即支起三腳架,固定好相機,在十分微弱的光線下憑感覺進行構圖、對焦。光圈設置8,速度設置B門,用快門連接線按下快門后鎖定,開始曝光。約摸三個多小時后,我起床關閉快門,收鏡。照片沖洗出來后,效果確實不凡。由于長時間的曝光,潮起潮落的海水在棕褐色的礁石邊幻化成如煙如霧,薄如輕紗的狀態,恍若仙境,畫面在視覺上產生了一種神秘、飄逸、靈動的美感。2005年11月,作品被車壇影協網站推薦參加在麗水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攝影藝術展在運用攝影的表現手法時,除了能嫻熟的使用技術技巧外,還應該善于把表達攝影基本語言的諸多元素能夠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用。當然,這些基本元素的使用在整個攝影創作上來講,僅僅是一種形式上的表現,公司宣傳片拍攝形式還得同內容相結合,這樣才會使攝影作品既具有華麗的外表,又賦予其主題的靈魂。如果一味的追求表現形式,刻意玩弄光影,就像一篇文章通篇都是華麗的詞藻而缺乏內涵的話,那么,這樣的作品就會變得華而不實,缺乏生命力《婺源李坑》綜上所述,一幅攝影作品,假如都具備題材、機遇、技術、審美能力和表現手法等優勢的話,那當然是十分的完美了。但是,在實際創作中,并非一定會遇到十全十美、遂心所愿的好事。題材和機遇,客觀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往往可遇不可求。而技術、審美能力和表現手法則是通過攝影者的主觀意愿可以來掌握的,攝影者要善于根據不同的題材,不同的地域及所要表現的主題和內容,孰輕孰重,予以靈活的應變和把握。即使普通的題材,即使沒有機遇,也照樣能夠充分調動主觀因素拍出好的作品來。這些都需要平時不斷的學習、觀摩、實踐和總結,攝影的功力就是這樣練成的《明月寄相思》如何才能拍攝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換句話說,一幅好的或者優秀的攝影作品應該具備哪些要素?這樣的問題常常會在眾多的攝影人中,當然更多的是在初學攝影的朋友心中縈繞。針對平時自己在觀賞眾多攝影佳作中受到的啟迪,再結合自己的攝影創作實踐,聯想到當今國內外攝影賽事的評審,慢慢地悟出這樣一個體會:優秀的攝影作品=題材+機遇+技術+審美能力+表現手法首先是題材。所謂題材,個人認為就是作品所要反映或表現的一種對象。比如戰爭題材,環保題材,社會生活題材,自然風光題材等等。這些題材又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內容細分為若干小題材,如社會生活的題材中可以分出文化娛樂的題材,醫療衛生的題材,民俗宗教的題材等,自然風光的題材也同樣可以分出名山大川的題材,戈壁沙漠的題材,江南水鄉的題材等等題材可以很寬泛,也可以很狹小。一個好的題材往往可以使一幅作品在內容的表達上以其特定的內涵緊緊抓住讀者的眼球。在世界級的新聞攝影大賽“荷賽”中,一些反映全世界關注的焦點、熱點新聞如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相關的作品,就會因其獨特而新穎的題材在評選中占盡先機,拔得頭籌。同樣,當年國內解海龍的一組反映貧困地區孩子上學難的題材,那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強烈撼動了社會,由此產生了“希望工程”,名噪一時。在風光攝影領域,一些反映西部大氣磅礴、雄渾壯麗的片子也相對更容易打動評委的心,從而引得眾多的攝影者向往西部、趨之若鶩《江南水鄉 烏鎮》相對就題材的比較來看,沙漠的胡楊與河邊的垂柳,前者往往更容易出彩。西藏的喇嘛與浙江的和尚,前者也肯定更勝一籌。可以這么說,選擇了一個好的題材,往往能使一幅作品在創作伊始就因為已經奠定了一個不錯的表現對象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在人類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用于攝影創作所需的題材是五花八門,不勝枚舉,電視廣告動漫商業價值如何在這龐雜繁多的題材中去選取能夠讓觀者眼睛一亮的東西出來,也就是說在社會文化生活或自然人文景觀中挖掘出一些能夠切中時弊的,鮮見奇特的題材出來,亦就成為一個攝影者所應該具備的敏銳眼光和職業素質的基本條件之一了接下來再談談機遇。攝影與其被稱為“姊妹藝術”的繪畫所不同的特征是瞬間成像。它往往受到時間、空間、氣候及周邊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繪畫可以不受外界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畫室里就能憑畫家豐富的想象隨意添彩。而攝影則必須在當時當地特定的環境里進行創作,主觀愿望不可能去隨意主宰客觀場景的變化,只能在被動的等待中去主動地抓取一些稍縱即逝的物象變化,也就是等待所謂的機遇的出現。在創作過程中,有時即使擁有了一個相當不錯的題材,來到了一個十分神奇而美麗的地方,但由于天公不作美,沒有及時地出現理想的光線,或者其他可以用來渲染場景的物象,也就只好留下遺憾,或者繼續等待,或者掃興而歸。而有時,雖然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場景,但由于一個意外的機遇有如神仙賜福般的在你正需要的時候降臨眼前,引得怦然心動,甚或一陣狂喜,于是激情奔涌,于是忘記一切……只想著把這曇花一現的場景迅速而又貪婪的記錄下來。很多人都去拍過云南的梅里雪山,這個題材已經顯得有點審美疲勞,幾乎都是相同的視角在表現著那座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峰。有的光線平平,缺乏生氣,觀之索然無味;而有的則色彩詭譎、神秘,影調強烈、醒目,再輔以晨霧繚繞,云彩飛揚,畫面直逼眼球,讓人過目不忘。因此,唯有抓住機遇,使理想中的光線、色彩及天象賦予畫面激動人心的豐富的攝影語言產生,才能脫穎而出,成為一幅難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