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將按:
2016年7月4日凌晨,伊朗著名導演阿巴斯·基亞羅塔米(Abbaskiarostami)在巴黎突然死于癌癥,享年76歲。當我在馬薩諸塞州的一個小鎮上得知阿巴斯去世時,深角編輯部打電話給英文小組,翻譯了阿巴斯局長的這份摘要。
毫無疑問,阿巴斯是當今電影界一位罕見的大師,他以櫻桃的味道贏得了1997年戛納金棕櫚獎。黑澤明說,阿巴斯是上帝派來的另一個電影巨人,僅次于印度導演薩蒂邁特·雷伊。在觀看了成長之流之后,戈達爾也嘆了一口氣,這部電影從格里菲斯開始,以阿巴斯結束。伊朗導演法哈蒂在阿巴斯去世時還說:阿巴斯不僅是一名導演,他的電影和生活充滿了現代的神秘。他的成功為其他伊朗同齡人開辟了一個新的世界。今天,我們失去的不僅是一個好的導演,而且是一個偉大的人。
現在,阿巴斯已經離開了四年。回顧這篇文章,或者每次我看阿巴斯的電影時,我都會對他驚人的創造力一次又一次地印象深刻。阿巴斯的生活是由每秒24幀電影組成的,阿巴斯的電影帶有伊朗詩意的哲理。我邀請你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重溫阿巴斯。
翻譯朱馬查,君,連,徐家漢,劉瑛,彼得貓(從巴黎到波士頓)
原始鏈接:http://sensesofcinema.com/2002/great-directors/kiarostami/#senses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是伊朗伊斯蘭革命(1979年)之后最有影響力和最具爭議的電影制作人。他也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電影界最著名的導演。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伊朗人在西方世界只有負面形象時,正是他的電影展現了人性和藝術性。
阿巴斯畢業于德黑蘭大學造型藝術系,主修繪畫。職業生涯之初,他靠繪畫、繪畫和書籍插圖謀生,并通過設計電影字幕等商業項目進入電影業。
他在(Kanun)成立了一個電影部門,這是一個面向幼兒的情報開發機構,制作了大量高質量的伊朗電影。五年來,他一直在執導這個部門,而他的處女作面包和小巷(面包和小巷,1970年)。在這個非營利組織為兒童制作教育電影,為他進入這部電影的最初道路創造了最初的道路。
阿巴斯的處女作面包和萊恩和許多杰出的伊朗電影一樣,都是關于兒童的。
雖然阿巴斯在他的電影生涯早期曾制作過幾部獲獎影片,但直到伊斯蘭革命之后,他才在世界電影舞臺上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演出。在他的驚人作品1977年的報道(Report,1977)之后,他憑借其杰作櫻桃味(The Test of櫻桃)在1997年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金棕櫚最佳影片獎。
西方世界(當時主要是法國)通過他的主人特寫(特寫,1990)和后來充滿詩意的成長流(成長流)。這位電影大師于1992年被發現。其中,成長流在戛納獲得了一種關注獎。
1997年,櫻桃味和鰻魚分享了藝術電影金棕櫚獎的最高榮譽,分別展示了鰻魚主角廣師和阿巴斯手持金棕櫚。
阿巴斯屬于在伊朗電影史上創造了新浪潮的一代。這場運動始于1960年代,繁榮于1970年代,結束于1979年的革命。(Foundfarrokhzad)、Suhrab Shahid Salis(Sohrabshahidsaless)、Bachram Bessai(Bahrambayzai)、Parvizkimiavi和其他導演被認為是該運動的先驅。他們制作創新的藝術電影,帶有強烈的政治和哲學色彩和詩意語言。他們中的一些人,比如Saris(經常用來與Bresson作比較),引入了一種現實主義風格(極簡主義的情節,丑化),而另一些人,比如kimiavi(被稱為Godal,伊朗,混合了夢想和現實),則采用了隱喻的方法。
伊朗BresonSuhrab Shahid Salis(Sohrabshahidsaless)
讓阿巴斯的風格從這些導演中脫穎而出的,是他獨特而不張揚的詩意和哲理形象。他不僅打破了傳統敘事和紀實的拍攝手法,也挑戰了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的角色,玩轉了觀眾的期待,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想象力。他的電影邀請觀眾反思,正視刻板印象,并主動質疑自己的假設。 在《櫻桃的味道》中,主角巴迪先生并沒有直接向觀眾解釋自己自殺的原因。 于是乎,觀眾不得不想象其自身的成因。 用阿巴斯的話說,他的影片中那些無法講述或無法解釋的部分,都是在觀眾自己的心中誕生的。
在櫻桃味中,小說敘事向紀錄片的轉變不僅為電影增添了一個層次,而且刻意地將觀眾隔開與疏離,從而為電影中的觀眾創造了空間。例如,在最后一部戲中,主人公躺在墳墓里,一段漫長的淡出把影片從敘事部分帶到了隱藏在場景背后的紀錄片部分(由DV拍攝),在那里我們可以看到阿巴斯和他的制作團隊。長時間的淡出變成了一種觸發,使觀眾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就像一面鏡子,觀眾在鏡子中看到了自己。它還促使觀眾思考如何理解從敘事到紀錄片的轉變,以及拍攝媒體從電影到錄像帶的轉換。
櫻桃的味道英雄胡馬云·埃沙迪鄉下人
在阿巴斯朝著弱化情節的電影和極簡的、缺省的敘事行進的過程中,他也在大量的影片中運用黑暗場景,就觀眾的參與體驗而言起到了與先前提到的類似的作用。在電影《隨風而逝》(thewindwillcarryus,1999)里,在一片黑暗的場景之中,一位年輕的鄉村女孩在地窖中為奶牛擠奶,主人公為女孩引用了芙茹弗的詩歌;在《童心一二三》(a.b.c.africa,2001)中也有一個長達七分鐘的黑暗場景,我們作為觀眾能聽到阿巴斯在說話,這里,他完美地挑戰了觀眾的預期,同時探索了聲音的創新性的用法。《童心一二三》最令人震驚的一個時刻莫過于阿巴斯停止了說話,并在完完全全的黑暗之中進入了房間。我們能夠聽到他拉開房間的窗簾,但卻在銀幕上看不到任何東西。一瞬間,一道閃電讓我們看到了樹木的樣貌,卻又只是短短一秒鐘而已。這一畫面簡直魔力無窮,因為它已經被推遲、被期許了太久太久。
孩子般的一,二,三集持有DV阿巴斯(右)
在電影特寫中,我們可以找到另一種方式,讓阿巴斯邀請觀眾加入一種創新的參與--他打斷并削弱了故事的戲劇性,讓一個不應該很重要的小人物參與其中。同時,他把事實和虛構混為一談,因此區分兩者似乎不重要。影片中的場景沒有按時間順序排列,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敦促觀眾找出故事的起源(拼湊故事的順序),并要求觀眾以自己的方式評判角色。
就像籃球對美國黑人青少年的意義一樣,在近距離拍攝中,電影在伊朗社會中的角色也與權力、人氣和社會動員密切相關。此外,這部電影還迫使觀眾思考自己與這部電影的關系。媒體從業人員經常用他們的宣傳工具欺騙觀眾,阿巴斯譴責了這一現象。與其他作品相比,阿巴斯允許主人公通過近距離拍攝中的謊言和偽裝來揭露自己的角色。撒謊是通向真相的捷徑,阿巴斯說。
特寫完全消除了真實和虛構之間的界限
特寫中包含了阿巴斯電影的幾個關鍵元素。影片的主角是無辜墮落的。與《過客,1974》和《飄》不同,片中的主角充滿了悲憫之心。無論是臺前幕后,阿巴斯都是一個非常自我批判的電影人。在影片開始時,我們看到他和我的主角說話,而在影片結束時,我們又聽到他在勾引劇組人員。 在《作業》(作業,1990年)中,他采訪了一群孩子。 在案件1,案件2(1979年第1號和第2號案件)中,他面對的是一群文化官員。 盡管有虛構的人物,電影制作人還是經常出現在一系列電影中,包括橄欖樹下的情人(Through Olivetree,1994),生長流和飄。
阿巴斯致力于對電影形式的探索,仔細思考如何利用這種形式在電影中營造一種詩意幽默的氛圍,使他的電影獨具特色。Tatti(Jacquestati)和Jonathanrosenbaum(Jonathanrosenbaum),一位影評人,都同意形式對于建立電影幽默是必不可少的。在阿巴斯的電影中,那些平日看起來不那么有趣的事情變得有趣、有趣,甚至是荒謬。類似于塔蒂的游戲時間(播放時間,1967年),阿巴斯在他精彩的短片秩序與混亂(OrderlyorDisorder,1981)中,通過構圖、音效,特別是導演自己的聲音,使這部電影變得更加強大和幽默。在影片中,孩子們在操場上排隊喝水,或坐上公共汽車,俯視長鏡頭,或者在德黑蘭十字路口擾亂交通秩序的不耐煩的司機,在公共空間里展示了混亂有序的喜劇因素。
此外,他的電影經常使用鏡頭組合和鏡頭運動來強調鋸齒形圖像。例如,他的電影中反復出現的曲折道路,不僅是一種哲學和形而上學的表現,而且也揭示了他的人物所處的處境。這條曲折的道路出現在我朋友的家在哪里(WistheFriend‘sshouse?,1987)中,展示了一個孩子要找到他的朋友需要經歷的障礙。那個在山路上開車的人身上散發著櫻桃的味道,他正在找人埋葬他。在生命之流中,導演必須找到兩個小演員,他們在伊朗北部大地震后出演了他以前的作品。即使是蘋果在隨風而去的曲折移動,或者特寫中的空罐子,也顯示出命運的無常。它們幾乎是阿巴斯的標志性場景。
櫻桃的味道彎曲山路
阿巴斯后期的作品集中在風景和建筑上,展示了他的哲學觀點,特別是在著名的三部曲我朋友的家在哪里、橄欖樹下的情人和生命之流中。村莊廢墟中美麗的樹林,生命溪流中破碎的道路上的長鏡頭,風中的麥田長鏡頭,提醒觀眾注意電影中大師們忽視的美麗景色。與他在伊朗后革命時期的電影相比,阿巴斯逐漸轉向自然人物和地方角色,這些場景在整個電影結構中變得更加強大。
白駒/漂浮在霧中/轉眼/回到霧中--阿巴斯隨風而去
阿巴斯習慣于在小組中工作,經常使用不專業的演員,也沒有真正的劇本,但在他2001年的紀錄片像孩子一樣的12,2,3中,有一些新的方法。這是他第一部在伊朗境外拍攝的電影,是用數碼相機制作的。這部電影,主要是用英語制作,充滿了色彩,以及似乎無處不在的配樂。與他的大多數電影不同,在童心一、二、三中有許多強大的女性人物,這與他以前作品中的缺席女性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我們也可以說,這是隨風而逝和十條生命的節奏(10,2003)的另一種新嘗試。
阿巴斯的電影支持了電影的語言機制,開辟了一條不同于浮華和猖獗的主流電影的道路。有爭議的是,他的電影鼓勵觀眾對影片進行反思和創造性的參與。他的電影挑戰了觀眾的固定思維,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盲目思維。阿巴斯的電影令人耳目一新,因為他們拒絕向觀眾展示伊朗文化的普遍(順從)第三世界形象(幻想)。他的每一部電影,甚至在伊朗農村,都通過購買McRuhan來展示地球村的概念,以及我們認為自我和他人是孤立的、免疫的和遙遠的幻想。
橄欖樹下的情人
阿巴斯作品年表
面包和小巷(南光)(1970年,短片)長度:10分鐘。黑白相間,35毫米
賈漢納帕萊斯(Ghasr-ejahannama)(1972年,紀錄片短片)31分鐘,彩色16毫米
休息時間(休息時間/Zang-etafrih)(1972年,短片)長度:14分45秒,黑白,35毫米
體驗(1973,短片情節),主演:Palvitz Nadre(Parviznaderi)。長度:60分鐘。黑白,35毫米
過路人(1974年,短片)長度:71分25秒,黑白,35毫米
一個問題,兩個途徑(兩個解決方案)(1975年,短片長度:4分25秒。顏色35毫米)
顏色(顏色)(1976年,短片長度:15分鐘。顏色,35毫米)
婚紗(婚紗)(1976年,短片)電影長度:57分鐘,顏色35毫米
報告(報告)(197,短片)電影長度:112分鐘。彩色,35毫米
溶液(解決方案)(1978年,短片長度:11分55秒,顏色16毫米)
案件1,案例2(Caseno.1,Caseno.2)(197,紀錄片)長度:53分鐘。顏色,16毫米
牙痛(牙痛)(1980年,短片長度:24分鐘,顏色16毫米)
秩序與無序(無序/不規則)(1981年,短片)長度:15分鐘。彩色,35毫米
合唱團(1982年,短片長度:17分鐘,彩色,35毫米)
公民(普通公民)(1983年,短篇紀錄片)長度:53分鐘。彩色,16毫米
小學新生(一年級學生)(1985年,紀錄片)長度:85分鐘。顏色,16毫米
我朋友的家在哪里?(1987年,情節)是92分鐘。顏色35毫米
作業(作業)(1990年,紀錄片)長度:86分鐘,顏色16毫米
特寫(特寫)(1990,紀錄片)長度:102分鐘。顏色35毫米
生長流(生生不息)(1992年,圖)長度:91分鐘,顏色,35毫米
橄欖樹下的情人(1994年,情節長:103分鐘。顏色35毫米)
櫻桃味(味道櫻桃)(1997年,主演:胡馬云·埃沙迪電影長度:99分鐘。顏色35毫米)
隨風而去(風車)(1999年,情節)長度:118分鐘,顏色35毫米
兒童般的一、二、三(2001年,紀錄片),長度:84分鐘。彩色,數字35毫米。
十個生命的共鳴(2004年)是88分鐘。彩色,dcp
通往阿巴斯的路(路索基亞羅斯塔米)(2006年)長達32分鐘。
導演:109分鐘,由Emano Olmi和Kenloch.Color共同導演,35 mm
kojastjayeresidan(2007年)短片,彩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電影(Chacunson影院)(2007):100分鐘,由多位導演共同執導。顏色35毫米。
公主(希林)(2008)長度:90分鐘。彩色,dcp
按原樣復制(核證副本)(2010年)長度:106分鐘。彩色,35毫米
若木愛(2012年)長度:109分鐘。顏色,dcp
隨風而去
-鰭-
原名:阿巴斯誕辰80周年:導演隨風而死,電影成長。